《大明:横扫世界的工业帝国》第67章 大人胆奸王,竟敢曲解圣人言语!

    [.net]
    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末,农民进城务工并不稀奇,做一日工,得一日钱粮,是很多汴京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
    也因为此次招工,让人们学会了一个新名词;“跳槽”。
    城中最大的丝绸商行老板钱友德此刻已经欲哭无泪,他手下百十号工匠都跳槽到信王殿下的缫丝厂,厂子里仅剩下几个打杂的老汉。
    “这日子没法过了呜呜呜……”钱友德望着空荡荡的缫丝厂,放声痛哭。
    “汴京城大半的产值来自于丝绸生产,所以只要本王的缫丝厂运转起来,就轮不到那些商人们抗税了。”望着如火如荼的缫丝工厂,朱由检笑道,“谁敢和本王对抗,这就是下场!”
    “百姓们都在感念殿下的恩德呢!”周婉清站在他身边,眺望远处那一排排雄伟壮观的厂房,望向朱由检的目光里满是温柔。
    李华梅站在两人身后,脸上没什么表情,她只是很好奇,这个世界上竟然有比自己还要漂亮的女人!
    周婉清就是一个。
    “此处风大,小心着凉了……”一阵冷风吹来,朱由检脱下外衣,披在周婉清身上,周婉清柔柔一笑,指尖捏住衣领,跟在他身后下了小山,来到缫丝厂外一片僻静的所在。
    今天,正是江南水师学堂开学典礼的日子。
    而此时,水师学堂外面早已聚集了不少儒生模样的人,江南文坛领袖钱谦益在张采、张溥等人的陪同下,也来到学堂外面,抬头看了一眼学堂的金字匾额,重重呸了一声,骂了声奇技淫巧。
    “信王殿下来了!”
    远远看到信王领着周婉清和李华梅来到,钱谦益冷冷瞥了他一眼,冲张采一努嘴。
    张采急忙搬来一把太师椅,放在学堂大门口,钱谦益大马金刀的坐上去,冲手下的文人们一挥手,“诸位,书院乃是传圣人教诲,开启民智之所,是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肆宣扬奇技淫巧,混淆视听,祸乱百姓,将堂堂杏林圣地,变作腤臜聚集之所!”
    朱由检一看这场面就懂了,前段时间就有传言说钱谦益正在召集江南文坛,准备公开讨伐他,没想到这老小子竟然选在了今时今日!
    好,既然你来,老子就接着!
    “殿下,这不是钱老先生?”钱谦益之名,汴京城无人不知,周婉清一看是他,柳眉微微一皱,握住朱由检的袖子,轻轻摇头。
    “婉清不必担心,我正准备趁此机会好好杀杀这老儿的威风!”朱由检轻轻放下周婉清的柔夷,在众目睽睽之下来到钱谦益的面前,冷冷笑道,“钱老先生在此纳凉么?”
    “哼!”钱谦益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站起身来,“老夫正为纠正殿下过失而来!”
    “本王自督师江南以来,忠于国事,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不知又有何过失,需要钱老先生纠正呢?”
    “殿下身为藩王,千乘之尊,不思报效朝廷,广布君子之德,教化万民,反而醉心于稼樯、造船、纺丝等微末伎俩,如此岂不是舍本逐末,有失天下君子所望……”
    “住口!”朱由检实在看不惯他端着架子,装腔作势,摆出一副教导后进的德行,厉声喝道,“你既然熟读儒家经典,应该知晓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你区区一个归乡的右春坊中允,也敢在本王面前坐着!是在蔑视本王不成!”
    钱谦益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臊得他满脸通红,急忙站起身,张采走过来,正要把椅子搬走,朱由检一把甩开他的手,将椅子抢了过来,自己站在上面,面对学堂门口聚集的上百名文人墨客,冷冷一笑。
    “诸位,本王且问你们一句话,既然钱老夫子以为造船纺丝是微末伎俩,登不上大雅之堂,那么本王问你们,什么才是富国安民的上善之策呢?”
    “自然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了!”杨彝站出来,大声回答道。
    “好!”上百名读书人一起拍手,热烈庆贺这个标准答案。
    “欺人太甚!”李华梅见这群人如此不知羞臊,一百多人欺负堂堂藩王,不由得惹动怒气,伸手就要去拔腰间匕首。
    “李姑娘,相信殿下可以处理好这件事的。”周婉清笑着摇摇头,按下她躁动的手,说道。
    李华梅重重哼了一声。
    “好,那本王请问诸位,该如何为生民立命呢?”
    “自然是圣人言语!”张采跳出来说道。
    “好个圣人言语,那本王再问你,单凭几句圣人言语就能吃饱穿暖吗?”
    “这自然不能,但孔圣人教导我们要勤于劳作,不失农时,方能……”
    “方能什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你要说的是这一句吗?”
    张采瞠目结舌,他没想到这位年岁不大的藩王,竟然对儒家经典如此熟悉,圣人言语张口就来!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请问诸位,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
    “这句话说的是君王如果爱好礼仪,那么老百姓自然要遵从礼节……要稼樯有什么用呢……”
    “好啊,好个君子远稼樯,那么本王再问你们,不去耕作,米面会自动飞进嘴里吗?不去建造,房子会自动摞起来吗?不去纺织,蚕丝会自动编成绸缎吗?”
    “你,你身为藩王,竟然强词夺理,曲解圣人言语!真是奸诈!”张溥见众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大声斥责道。
    “承让承让,刚才本王所说,可都是论语上白纸黑字写明的圣人言语,若说曲解,这顶大帽子本王可承担不起。本王现在只问一句话,在座儒生,有谁会耕作之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目光都落在人群末尾,今年才十四岁的黄宗羲身上。
    黄宗羲脸一红,连连摆手,“王爷见笑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学生岂能在行家面前献丑。”
    “好啊,一百多号人,只有一个熟知耕作之事,看来酒囊饭袋这个名字,你们倒是恰如其分!”朱由检清了清嗓子,面对上百名虎视眈眈的儒生,大声说道,“列位忝为圣人门徒,却一个个混吃等死,吃喝玩乐,不过是一群米虫饭袋而已!”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