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横扫世界的工业帝国》第66章 抢劫的时候,可下以把官服脱下来

    [.net]
    一声令下,徐光启捧着一方镶金错玉的精致长盒,走上前来,朱由检接过,亲手拔出宝剑,高高举向半空!
    “此为尚方天子剑,见此剑如陛下亲临!”
    “吾皇万岁!”李岩冲李旦和颜思齐慌忙跪倒在地,口称万岁。
    “大明信王殿下,江浙督师,以天子御赐尚方剑为凭,钦赐李旦、颜思齐为大明从五品镇抚使,基隆镇抚使,特此赦免江浙沿海流民海寇过往一切罪行,听凭其还乡归家,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旦原本料想若是能赦免了他们的罪责,便是平生最大的愿望,可万万没想到朱由检不但赦免了他们的罪,还直接给自己封了个基隆镇抚使的官!
    颜思齐听到赦免海寇过往罪行这句话,也激动得红了眼圈,他少年时一时失手杀人,故此才逃亡海上,四处浪荡,如今又能归乡认祖,如何能不让他兴奋!
    “吾皇万岁!”
    颜思齐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个响头!
    “恭喜宿主,收服东南海盗李旦、颜思齐,获得帝王积分35点,奖励玻璃制造技术……”
    “两位请起吧,既然现在已经忝为镇抚使,自然要负起保境安民的职责,从今日起,还请两位约束部下,不要抢掠我大明的商船了。”
    “这……”颜思齐神色有些难看,“殿下晓得,我等向来以劫掠过往商旅为生,若是连此事都做不了了,我等麾下数十万军民,又该如何存活?”
    “劫不了大明的船只,可以去劫掠英格兰、红毛、弗朗吉等国的船只啊!”提起西方列强,朱由检的脸上带了一丝莫名的笑容,“两位乃是经年的海匪,这种事也要本王教吗?”
    “可我等……”李旦也有些为难,一举手中的官服,“我等现在已身为朝廷命官,既然不能劫掠大明的船只,又岂可继续抢掠外洋商旅,杀人越货?”
    “你们在抢劫的时候,可以先把官服脱下来。”朱由检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这两个老家伙怎么这么笨!
    终究颜思齐心思活络,马上想明白了朱由检的用意,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殿下是想……”
    他把食指和中指搓了搓,朱由检会心一笑,“振泉(颜思齐字)兄知我心也!”
    解开心结,接下来的会谈就容易的多了,朱由检和两个大海盗头子商讨着对外洋的开发事宜,而李华梅就静静的站在父亲身后,一双漂亮的丹凤眼不错眼珠的盯着和自己年岁相若的朱由检,脸上虽是平淡如水,但目光中不时闪过一点亮晶晶的色彩。
    商讨完毕,李岩和徐光启将文字草具成书,双方签字画押,自此生效。
    颜思齐拿起会谈纪要,细细翻看起来:
    1、每占领东南亚一座小岛,视其规模大小,由大明南洋水师(筹)奖励白银一千两至十万两不等;
    2、向流求、巴达维亚等地每移民一户,奖白银二十两;
    3、每抢劫一艘泰西货船,奖励白银一千两;
    林林总总,不下三十条。
    看罢,两人相视一笑,提起毛笔,刷刷刷笔走龙蛇,写下自家姓名,又手蘸朱砂,在上面按了个手印。
    李岩、徐光启也签下姓名,此番会谈便宣告结束了。
    “承蒙殿下侯爱,臣等定当肝脑涂地,报效朝廷!”两人齐刷刷跪在地上,向朱由检三叩头!
    “两位请起,东南海疆,就拜托两位了!”朱由检将两人搀起,言辞之中满是期待。
    “两位镇抚使常年在海上奔波,行踪诡谲,飘忽不定,令爱幽闺弱质,怎受得了风浪之苦,不如暂且留在汴京,早晚聆听殿下教诲,增进学问,不知李镇抚使意下如何?”
    李旦和颜思齐等正准备离去,李岩忽然开口说道。
    “这……”两人对视一眼,马上明白过来,这是要让梅子去当人质!
    好个小王爷,终究是低估了你!
    “梅子,你意下如何?”李旦转过身,问女儿。
    李华梅也很明白为何这位大明官员会提出这个要求,这也是海上合作时经常遇到的情况,她想了想,目光落在桌子上那艘蒸汽轮船的模型上,轻轻点了下头。
    “女儿切记,汴京不比海上,不要耍孩子脾气,要学会恭谦礼让,多和信王殿下沟通交流,时刻聆听教诲……”
    临走时,李旦耳提面命,他心中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信王突然暗示手下留下梅子,很显然已经对她有了好感,若是老夫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小王爷现在还没有纳王妃,虽然我现在承蒙圣上恩典,免去了一身罪责,又得了个小小的镇抚使官职,若是我女儿有幸……
    嘿嘿嘿……
    颜思齐看了李华梅一眼,欲言又止,摇摇头上了小舢板,回返海岛。
    “李兄为何将那姑娘留下?”朱由检对李岩的举动也是很讶异,虽然初见英姿飒爽的李华梅,让他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新奇归新奇,他还没禽兽到见一个爱一个的地步。
    “殿下,如果不留下她做人质,你觉得那些海盗会死心塌地的为我们办事吗?”李岩含笑反问一句,朱由检微微皱起眉头,“只是强行留人家姑娘做人质,若是传扬出去,百姓会误会本王有好色之嫌……”
    李岩哈哈一笑,“普通人家尚且三妻四妾,更遑论殿下您呢!”
    朱由检脸一红,闭了嘴巴。
    第二天,汴京辖下大小州县都贴出告示,凡无地、少地农人、渔民、工匠、军户等,火速前往各地官府申报,待核实后,由官府统一组织,向流求、等地移民,分发土地,拨给耕牛种子,过期不候!
    而且在《日知报》上,详细列出了此次移民的具体执行方案,凡大明子民,无论贫富贵贱,只要同意全家迁往流求岛,每人可分得生地五百亩,耕种三年后,即为永业田产……
    消息一出,乡野震动!
    大量无地、少地农民纷纷涌向官府,争着抢着报名迁往海外,短短十几天,就有不下一万名乡民乘坐颜思齐派来的战舰,迁往宝岛,开垦荒地,进行新生活。
    过了不久,《日知报》上又连续刊登数则招工广告,晓谕江浙等地百姓得知,凡男女人等,皆可进入大明刚刚设立的蒸汽缫丝厂进行务工,每日工钱一百文加绩效工资,免费早午餐,每五天休息两天,发放衣物用品,凡年节一概有奖金等等……
    不过三天,原本准备先期招工一千名的蒸汽缫丝厂竟然超额完成任务,足足招聘了三千五百名男女工人。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