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朝倾城色》第二十五章 账簿所患

    偶遇雪霁,尽管天气还是冷,吸一口气,就能冰到骨头渣子里去。却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出门,见见久违的阳光。
    “姚姑娘真是大善人呢。”粥棚下坐了不少人,这些人大多是前几日因为房屋被雪压塌而无处可归者与本就贫穷之人。
    “那可不!这世道,好人不多了。”
    “好在咱们县还有宋县令,其他郡县的,据说饿死冻死也没人管的。”
    粥棚里一个刚满十岁的孩童端着粥,见到姚倩,立马说:“谢谢姐姐,谢谢姐姐。”男孩生得白净可人,懂礼貌一看以往家境不错,不料遭了天灾,家破人亡。
    “你叫什么名字呢?”姚倩取出厚实的棉衣,放到他身边的凳子上,与他同坐。“能告诉姐姐吗?”
    “我叫陈扬。”男孩回答,“姐姐你叫我小扬吧。”
    “小扬告诉姐姐,你的家人呢?”姚倩怜爱地摸摸陈扬的头,问。
    说起家人,陈扬泪眶洇湿,支吾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姚倩见状也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赶忙安慰他:“不怕,跟姐姐回家。”
    “小姐!”丫鬟小莲抓住姚倩的衣袖,“这个月您已经收养五个孩子了,老爷这几日已经很不高兴了,再这样下去……”
    陈扬眸光暗淡。
    “怎么,连你也要反对我?”姚倩杏眼微瞪。
    “不敢,可是……”小莲嗫嚅。她家小姐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贱。
    渭州府一共四个郡——丹阳郡,洵阳郡,河口郡,临山郡;设县三十九。八十万两银子发放下去,说足够,可以算足够;说不足,那是杯水车薪。
    他给了州府只四十万,可以说极大地麻痹了那些贪官。
    东厢房,宁澈拿出一长串名单,发放到临山郡及各个县里的银子去向竟然在其上记得一清二楚。州府的二十万银子,发到临山郡仅有四万,层层剥皮下来,真正到百姓手上,有没有五千两还是个问题。
    “爷,赈灾结束,你真要将这份账簿给出去?”六子有些怀疑,这上面牵连党派之多,数不胜数。
    “对,翰林党一份,国师一份,皇帝一份。”宁澈冷冷一笑,“晚点,给六部总司也送一份去。”
    六子这就不明白了,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老王爷生前说,别插手姬家之事,自保就好。您这又是……”
    “可是,本王已经掺和进来了。”宁澈微微阖眸,脑海中是四儿死时的场景,混杂着九歌道人笑意不明的神情。那妖道,究竟是怎么想的?
    正说着,屋外传来姬青禾的声音。
    走到前院,姬青禾碰巧看到宋明镜夫妇登门拜访,便问“宋大人找我何事?”
    “本官丢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估计是遭了贼。”宋明镜把目光投向素来无人居住的东厢房,窗都开着,便问,“青禾姑娘家里来客人了?”
    “对,我一个远房表哥。”姬青禾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编下去,“雪灾严重,他逃难到此的。”
    方晓芸眼神立马变得怪怪的,小声说:“那王先生怎么办?”
    说到伤心处,姬青禾也是一阵恍惚,解释:“晓芸,你多想了,没多久表哥就走了。至于我师兄……怕是不会再见了。”
    宁澈从窗内看到树下人语气平淡,神情却写满了失落。
    “去宋大人家里讲吧。”
    柳明看到三人从门外走了之后,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宋县令找王妃一定是为了丢失的账本,老五还是赶紧还回去吧。宋县令绝不会做贪赃枉法之事。”
    “王爷还没对账完呢,再说,那帮衙役都没用,王妃能找出来不成?”老五晃了晃手中的账本,放到宁澈的桌案上。
    “老五,你对力量一无所知。”柳明摇头。本以为王爷会接话,没想到宁澈只是盯着窗外的树出神。
    姬青禾收起卦具,不好意思地说:“我得想想,不过今晚之前定然会找出来。”
    “麻烦青姑娘了。”宋明镜叹气,“这可是此次赈灾银两的账簿,若是弄丢,到时候不论是向郡里报账,还是为防止底下人贪墨,恐怕都会比较棘手。”
    姬青禾点头:“要是找到了,宋大人不如做个备份。”
    “有道理。”
    “没别的事,我先回去了。”
    “多谢青姑娘。”
    柳明看了一眼窗外,姬青禾回府后,关上大门,不由得嗤笑,拍了一下老五的肩:“有些人要倒霉了。”
    “莫名其妙。”老五赏了他一个白眼,听到敲门的声音,也没工夫跟他计较,赶紧开门、行礼。“不知王妃前来何事?”
    姬青禾回复:“拿一样东西。”看到宁澈坐在窗边的桌案上闭目养神,便走过去,拍了拍书桌,宁澈惊醒,问:“爱妃怎么了?”
    “拿出来吧。”
    “什么?”宁澈下意识拿手挡住左边簿子,姬青禾直接给抽了出来,“啧啧”两声。
    宁澈重新用目光打量了一遍姬青禾,说道:“本王还真是不能小看爱妃。”
    “都是老五这小子!”柳明立即解释,“我早说王妃神机妙算,这些小伎俩都逃不过王妃法眼。”姬青禾看柳明这状态是被玄术洗脑了吧……
    坐到藤椅上,姬青禾直接问:“王爷,你们来此赈灾可是没有惊动任何人?”
    “是。”宁澈边收拾桌面上的纸张簿子,便说,“爱妃有何想法?”
    姬青禾咬了咬下唇,讲道:“宋县令跟我说过一件事,他游学之时认识了翰林院的张学士,之后也有音信来往。这位张学士说,赈灾银款是八十万。”
    “张正泉?”宁澈印象中好像是有这么个人。
    “这我怎么会知道。”姬青禾道,“宋县令说郡里发放的银两是三万五千两。”
    看着账簿,宁澈说:“州府下发的是四万两。我将另外四十万两买了粮食,不过即便八十万全部下发,恐怕那位宋县令看到的也是差不多的数字。”
    宁澈的想法,姬青禾也猜出一个大概。问道:“臣妾可物归原主了?”
    “随意。”
    “小小县令可算是屈才了。”等姬青禾走后,宁澈有感而发,“朝堂之上,多少人不是尸位素餐?”
    六子、老五不屑地想,也不看看宁王他自己多久没去上朝了。
    白日里东厢房的人员除了偶尔去粮店,便没有别的动作。至于晚上,这几人又在做什么打算,姬青禾也不得而知了。
    戌时,端着一壶茶,姬青禾来到房门口,道:“王爷,我来送茶。”
    “进来。”宁澈的声音传出,里头应该只有他一个人。姬青禾改用一手托盘,推开门。屋内燃了一盏极暗的灯。宁澈站在窗边,只说了一句:“放在桌案上吧。”
    “你是谁?”姬青禾放下托盘,虽然光线不好,但是对于她这种有阴阳眼的人来说,宁澈简直是移动电灯泡——周身紫气环绕。
    假宁澈怪笑了两声,道:“想不到王妃如此慧眼如炬。”
    见状,姬青禾手中结印,那人怎会给她给她施法时间,一跃上前,擒住姬青禾,卸下她的胳膊,痛得她龇牙咧嘴。只听他戏谑地说:“王妃,只能委屈您一下了。”
    绑住姬青禾,假宁澈抽下她身上的手绢塞到她嘴里。姬青禾又不能说话,又不能挣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假宁澈拨亮油灯,搜东西。
    那假宁澈翻了好久,将房间弄得一团糟,还是没有如意,抓住姬青禾的衣襟:“你最好老实交代,账簿在哪里?”
    宁澈到宋县,不及五日,便已有人早早地盯上。
    闻言,姬青禾摇头,顺便送了他一个白眼。府上大门已经传来声音,想必是宁澈回来了,就算他不回来,待会跫音见她不在,指不定也会来瞧瞧。
    “好、好、好。”假宁澈拿起纸笔,留了几行字,威胁道,“但愿宁王会乖乖把东西送过来,不然……”
    姬青禾只觉得后脑一痛,昏了过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