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悍妻》63.第六十二章

    062
    元宵节过后宁王府又陆陆续续打发人上顾家, 极体面的大嬷嬷捧着厚礼, 赔着笑意说是宁王妃请顾夫人赏花吃酒, 镇宁侯夫人想都不想直接回绝。
    这天又是, 宁王府的人走后, 沈明玉朝姨母撒娇问为什么不能去, 镇宁侯夫人拿指头戳就一下外甥女的额头,嗔道:“那地方有什么好,你统共去过一次回来还魇着了。宁王府的金瓦玉堂咱们攀不起,不如安生在家干点什么不好。”
    沈明玉眼珠子一转,笑道:“姨母是不想看宁王妃的眼色罢, 换做是我也不想冲别人低头。”
    镇宁侯夫人用手扶了一下头上的簪子笑而不语, 窗根低下傅氏姐妹花埋头做针线,她招手唤来傅嫣,见她手里那副凤穿牡丹绣得七八成了, 花瓣上的露珠都像是活的一样。
    “嫣儿一手绣活京里再没人比得上你,不过这东西费眼睛又费工,以后尽可能少做。你闲了做几样小活计、小香包一类子, 全当解个闷吧。”镇宁侯夫人夸着侄女儿。
    傅嫣心思灵通, 轻声说:“我给姑母做了几个贴身用的香囊,回头给你送过来。”
    “我都老了, 哪敢用你们做的针线。孙婆婆那里有几副花样子, 回头让她给你们送过去, 你不用急慢慢做, 日子还长着呢。”镇宁侯夫人轻轻拍着侄女的手背语意深长。
    傅嫣盯着绣活上的一瓣牡丹出神, 像是没听见姑母对她说的话似的。
    她们姐妹陪着姑母用完午饭回屋子,傅娇一进门赶走服侍的丫头婆子们,转头责怪起姐姐:“阿姐,你今天怎么一回事?大姑母好几次说话你都不吭气,她说让你做绣活你干嘛要推三阻四。你忘了母亲怎么说的,咱们傅家如今也只有大姑母可以倚仗,她叫我们千万别惹姑母生气。”
    东安伯夫人还有一句话傅娇没说出口,她们姐妹的婚事也系在大姑母身上。傅娇年纪还小可以等两年,要紧的是傅嫣十七岁了没人家,她这个岁数不上不下,好人家都被挑光了,剩下次一等的傅家又瞧不上。东安伯夫人肖想江家,把两个女儿打发来只为讨好她们的姑母,说不准江家能看在顾家的薄面上成了这桩婚事。
    傅嫣看一眼妹妹欲言又止,含糊其词道:“娇儿,你还小不懂。等再玩两天我送你回家去罢。”
    “我不去!”傅娇气鼓鼓的,傅家本来就没有兴盛过,她们爹只知道吃喝玩乐,大哥比爹更甚一层,要不是这么多年有两个姑母在旁边帮衬着,说不准这对父子把家底都要败光了。
    “回家有什么好,花儿粉儿还有屋里的熏香都不敢使好的。只有出门的时候,娘亲才敢拿出上用的脂粉。瞧人家顾若兰什么排场,咱们姐妹又是怎样的寒酸。我就不信了,她一个姨娘生的凭什么比姐姐过得还要体面。”傅娇见没外人,把心里的牢骚都发出来。
    傅嫣叹气,这正是她担心的地方,妹妹年纪小见识浅薄,眼里只有穿戴排场几个字哪晓得世事炎凉。
    她生怕大姑母做事舍不得沈明玉,拿她们姐妹填坑给人家做嫁衣,落到最后苦的还不是她和妹妹。
    “大好的前程放在眼前,阿姐难道不动心吗?”傅娇捏着个帕子,一双眼睛水汪汪的。
    “什么前程?”傅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过话问出口她想明白了,妹妹这是盯上了云家。
    不怪傅娇要多想,自元宵节撞船那档子事之后,云家隔三岔五打发人过来送礼,不仅顾家正经几位主子房里堆满了云家的礼物,她们姐妹也分到不少。各色上好的丝绸和香料、首饰,傅娇爱的跟什么似的。
    次数一多,府里关于云家想联姻的话儿也传出来,听说顾若兰那边没动静,傅娇觉得这门婚事轮不到她也罢了,可是姐姐也抢不到真是太可惜。
    “云家要想联姻也是和顾家镇宁侯府,我估摸着这桩婚事沈明玉都摸不到边。你瞧着姑母说一不二,那是姑丈纵着她。姑母不疼若兰,可若兰是姑丈的亲闺女,她是顾家正儿八经的大小姐,不像咱们是外八路的亲戚。我劝你死了这条心,别自找没趣。”傅嫣总归是嫡长女,自小受的教养比妹妹要严格,她的心性有几分随了两位姑母,看事还算通透。
    傅娇嘴一撇刚想说什么,外间丫环回话说是孙婆婆送花样子来了。
    “请婆婆快进来。”傅嫣发话,一把推妹妹坐到梳妆台前,取下她头上两枝小珠钗,顺手打开软螺钿首饰盒子,拿出把象牙齿梳。
    孙婆婆进来时看见傅家二姑娘静静坐在梳妆台前,大姑娘站在她身后替妹妹挽着发髻,这姐妹俩模样虽然比不上镇宁侯夫人姐妹那般明艳亮丽,胜在清婉又随和,脾气温顺,最要紧的是好拿捏。
    回想一下夫人最近的做法,孙婆婆手里拿着花样子笑得更亲了,“大姑娘真是好模样,我们夫人像你这么大时京城谁不夸她周正妥贴,人都说侄女儿随姑母,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傅嫣勾头装不好意思,等看到桌子上的花样子,她心里更加狐疑。
    笔锭如意、松柏常青、再有大鹏展翅和貔貅,她手一一翻过,问道:“这是……”
    “姑母要给做二表兄吗?”傅娇一把夺过去,眉目间盈着喜气。
    孙婆婆笑眯眯的,既不说是又不说不是,她特意躲开人拉过傅嫣耳语:“我们夫人的一片心意,大姑娘莫要辜负才是。”
    傅嫣手捧着胸口,小小声说知道了。如果说前面只是她的猜测的话,现在证实姑母确实在撮合她和宪表弟。
    又是为什么?明明他和莫家姑娘的婚事已经说定不会更改。原来姑母也打算替宪表弟换未婚妻,母亲拿话去试,回来气得几日没吃下饭,说是姑母话里隐隐嫌弃傅家没能耐,将来在仕途上无法帮衬宪表弟。
    出尔反尔,姑母她到底在想什么。
    ******
    莫青青哪里晓得别人在背后盘算她的婚事,她只知道自打搬出顾家走哪都有人跟着,别说去打听傅氏了,自己都被人盯得死死的,走一步路身后粘着十来个人,心里不爽也没办法——顾宪之的亲卫只听他的话,他们是为了保护她。
    “笑话,我还能被人拐了去!”莫青青气忿道,这日好不容易逮着顾宪之过来看她,怎么也要抗议一下。
    顾宪之笑了,“是没人拐你,可京城里人多眼杂,出门有人跟着你总是稳当些。”
    “他们跟着我多不方便。”莫青青眼睛眨而眨,盼着他能改主意。
    顾宪之看向她,“你想去哪儿,我带你去。”
    “你不是一直在忙嘛。”莫青青小声嘀咕。
    说到忙,顾宪之眼帘垂下,据阿武带来的可靠消息,莫青松去清虚观的那天,弘静散人闭门不见客,除了宁安侯夫人傅氏身边的老婆子。
    他不信小道士有通天的胆和别人私下联络,问题关键还在弘静散人身上,如果真是他当中间人,傅氏又在当中起着什么作用。
    牵涉到宁安侯府,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
    他把莫青青从镇宁侯府里接出来,也是想探看莫青松的动向,可惜莫家人没有一丁点和柳氏母女叙旧的意思,莫青松至今还窝在小客栈里。
    朝中现在关于莫达的案子吵翻天,一派主张撤职砍了他脑袋的人,另一派则力主让他戴功赎罪。
    无论如何,莫达是难以翻身。是什么原因让他拉顾家下水而不惜搭上自己?
    顾宪之想,他可能漏掉重要的一点,莫达背后有个隐密的脉络网,是世人不所知的。
    “跟我说一说你大伯一家人。”顾宪之想打开缺口就得要从莫达身上做文章。
    关于莫指挥使的事莫青青也是知道一些,之前顾宪之并没有瞒她,不过他问起来她却使起性子:“我要出去说,在家里闷透了。”
    顾宪之嘴角慢慢向上勾,眼睛里的光亮变盛,他这人不笑还好,一笑如一夜春风吹过满园桃花绽开。
    莫青青被他看得勾下头,小跑步跟着他出来坐上车。
    上京城从来不缺繁华,坐在车里也躲不开人声鼎沸,莫青青努力回想关于莫家大房的点点滴滴。
    莫达、莫通兄弟两个父母早逝,又逢着前朝末年兵慌马乱,他们只好相依为命,哥哥带着弟弟讨饭吃,后来又都从军,莫家肯定是挖不出来什么。
    关于大伯母,莫青青一条一条说过去看顾宪之是否能找出疑点:“大伯母家里有几百亩祖产,她有一个哥哥在通州经商,有一个姐姐嫁到了南边也是商户人家,再有一妹妹就在老哈卫,嫁的也是一个千总。”
    顾宪之凝神听着见没了下文,不禁皱眉道:“只这些?”
    莫青青小脸也皱成一团,托腮冥思苦想。
    “大伯母还有个妹妹据说从小夭折了,可那年我明明听见莫二说四姨母,她说完就挨了大伯母一通教训。”这本来是小事,莫青青不可能记得当时大伯母说过什么,只是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
    说完,她眼巴巴看着顾宪之,“只有这些了,大堂哥娶的媳妇儿不用我说,你都打听得到。”
    顾宪之顺手捏一下她的脸颊,“这些已经足够了。”说完他跳下车,留下莫青青像吹鼓的风箱一鼓一鼓的。
    登徒子!她暗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