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悍妻》42.第四十一章

    042
    拢月阁里一室如春, 熏炉中银丝炭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桌上鎏金兽盖小鼎炉里香烟袅袅。莫青青陪着柳氏正用晚饭, 屋里再没别人, 只有从平泉带来的田妈妈和菱花、春桃两人随侍在地上, 她们母女说话也方便。
    柳氏的气色比在平泉时好得不止一星半点, 有名贵药材养着,时常还有王太医替她换方子,再有两个医女每天早晚针炙推拿,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笑容也比往常要多。
    莫青青不时抬头看一眼娘亲, 替她挟一筷子菜。
    “我够了, 你自个吃罢。”柳氏捂着碗不让再添,倒让她想起问顾宪之的为人。
    “还好。”莫青青含糊其词,她这句话倒也没撒谎, 抛去傅氏外甥的身份,顾宪之确实对她十分礼待,从平泉起各种照拂先不说, 一进镇宁侯府大门顾婆婆马上来到她身边, 凡事都替她想在前头。
    她刚来时,佩枝那帮小丫头们对她们母女若即若离, 可后来, 个个前先恐后抢着讨好她。这当中的原因, 大家都心知肚明, 莫青青也不可能装糊涂骗自己不往明白处想。
    这份好……她并不想要, 因为并不属于她,而是顾家欠莫家一份大恩情,顾宪之还恩的那个人是莫通和柳氏的女儿,却不是她。
    “娘,”莫青青嚼下一粒米正想说什么,门帘轻轻响动,百灵缩着脖子进来,双手捂在嘴边呵气,不顾自己身上冷,把她出去打听来的消息一股脑说出来。
    “你是说沈夫人带着沈家四姑娘回家去了?”莫青青有些意外傅氏的反应,难道她送一个自己亲手打的玉扣流苏竟有那么大影响。
    “是,”百灵猛点头,又说:“沈家的婆子也不是葫芦嘴,奴婢使了点银子,那个常到厨房提水的老婆子说她听见上房几个大丫头在嘀咕,夫人念叨着她们姑娘不见好,要去请清虚观的道士到家里做法事,至于别的她再没听见。”
    “可知道是哪一天?”莫青青再问,一筷子扎中水晶小饺,三四个指肚子的小饺子串在筷子上一口吞下。
    百灵摇一摇头,不过她又连忙说:“我回来时打听过别人,清虚观是大观,等闲不开山门做法事,只有逢着初一十五才有香火供奉,若说有人请道士当家里做法,也只有这两个日子。”
    莫青青这才笑了,她一眼桌子上的菜,也只动了两三成,像往常一样照例让田妈妈她们端下去用,这回她单另拔出两盘指给百灵,并说道:“辛苦你多跑这一趟,赶紧下去吃口热乎饭罢,明日我还有事吩咐你。”
    百灵双眼就差放光,平时的机灵劲也抛到九霄云外,傻笑不知该说什么,最后还是田妈妈半拖走了她。
    不怪她激动,莫青青从平泉带来三个人自然都是贴心的心腹,拢月阁里佩枝和声细气不争不抢却把所有人都挤到一旁,莫青青身边的大小事她能拢到手一多半。
    百灵可不是侯府的家生子,也不是京城顾家的在册奴婢,她从北直隶跟着过来,不上不下被吊在半空中,生怕有一天莫青青说不要她,自己的归宿没着落。
    谁知道大管事又把她发到哪天旮角凉快去了,这么个出头的机会若是错过这辈子很难说还会有第二次。
    百灵是知道莫青青刚来京城就和沈家表姑娘吵过嘴,她一早卯着劲偷偷摸摸和沈家的婆子套近乎,没想到今天终于用得上她,轻车熟路把那边的消息打探出来,莫姑娘果然高兴。
    姑娘赏她,百灵终于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边吃着饭又寻思下回能从哪个地方替姑娘想在前头。
    柳氏镇日闷在屋里养病,对外面的事一概不知,此时不免好奇追问道:“青青,你打听沈家姑娘做什么?”
    莫青青把顾婆婆那套说辞搬出来,听得柳氏瞪大黑白分明的眸子,轻拍胸脯:“那怎么办?”
    柳家一家酸秀才把女儿也教得迂腐呆板,柳氏不是不明白事理,她只是胆小怕事,又被父兄从小灌输死教条,把三从四德快刻在骨子里。
    以前莫夫人都快把她挤得快没活路,她也不说反抗,倒压着莫青青要守礼不能和大房对着干。
    如今听了沈明玉搞出的小伎俩,脸儿都吓白了,怕是觉得女儿的婚事已经有危险。
    莫青青满在不乎:“她就是个天仙,也得要顾世子瞧上眼才行。娘你再别愁了,这事她说了不算。”
    柳氏将信将疑,一颗心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莫青青是晓得娘亲的软性子,今天便是一个机会,她趁机先给娘亲打预防针:“娘,你也来了有些日子,这侯府里个个都不简单,院子里扫地的小丫头心眼也比你多些。咱们谁都不能全信,谁的话也不要全听,你呀,呆在屋里安心养病,来人一概不见。放心,一切有我在。”
    莫青青替柳氏掖好被角,安置着她睡下这才出来,一晚上倒睡得安生。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二门上大锁才打开,顾宪之的人已经拿着腰牌要进来递话,一路上进到拢月阁里,整个顾家后宅多半还在沉睡中。
    莫青青倒起得早,正好用青盐漱口,听见屋外有说话的声音,她多嘴问一句,顾婆婆进来附耳过来说道:“世子爷跟你要一件东西,江家大姑娘放在这里的信物呢?”
    什么信物?她站在当地差点没想起来,哦,是那天在醉仙楼自己胡沁说江家大姑娘要转交给沈明远一件信物,顾宪之问在哪里,她说东西在她手里。
    她回过神后两步奔到床边,也没脱鞋爬到床里头从暗格里掏出一个荷包,打开看了看里头的东西,又放回去,系好荷包的口,转身交到顾婆婆手里,“就是这个。”
    顾婆婆像是头一回见到她,又从上往下在莫青青身上扫视了两个来回,最后目光放在她脸上,忍不住笑出声:“少夫人跟个猴似的,老婆子倒活几十年也赶不上你的身手快。”
    不就是想说她没规矩嘛。
    莫青青嘿嘿笑着,露出几颗洁白的银牙,十分俏皮可爱。
    顾婆婆有时候拿这个孩子没招,你说她傻吧,大宅门里的事一点即通,根本不用她多费心。你说她精明吧,唉!
    她叹口气,摸索手里的荷包,里头装的像是玉佩一类的小东西。小女儿们都好拿这种贴身的小物件传情,情字当头,江家大姑娘那样洒脱的人也不能免俗。
    荷包经由阿武的手交到顾宪之那里,因为涉及到江家大姑娘,想是女人闺阁中用物,他并没有打开看,顺手塞到袖子里,问起阿武:“她这几日都在忙什么?”
    阿武心道刚才只打发他过去要一样东西,并没有交待问起莫家姑娘,他哪里晓得。好在顾婆婆在阿武耳边絮叨了几句,他也不至于抓瞎答不上来。
    顾宪之提着大氅的手停顿了一下,睇目过来:“你说她想出城一趟,去清虚观做什么?”
    是给柳氏祈福罢,倒提醒顾宪之临到年关,该给莫通也做一场法事。人家搭上自己的命救了他这条小命,以前是没机会,现在身在京城,再忙也该抽出一点时间替恩人超度一回。”
    “你让人打听一下,京城周边哪家寺庙道观香火盛,咱们也做场小法事。”顾宪之系好衣带,玄色大氅披在他肩头气势十足。
    今天他要去见祖父在京里的几位故交,沈明远的案子正是托了他们才没交到锦衣卫手里,而是由刑部、大理寺、监察院三方会审。
    顾宪之出门之后,镇宁侯也派出心腹管事去宁王府跑一趟,不为别的,只传了两句话,说若兰回来后伤情无碍。
    宁王送走顾家大管事,提着笔半天落不下一个字,他这位表弟想干什么?
    要知道父皇明年满华甲之年,国之储君迟迟定不下来,论长该是皇三子齐王为先。
    三皇兄谨慎隐忍,几十年如一日在父皇面前扮孝子,侍汤奉药无一不精心。
    又有什么用?他年过不惑,膝下却只有一个儿子还不满一岁。
    就冲着这一点,父皇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他。
    宁王自问才能见识不输给三皇兄,论出身他母妃是故去的皇贵妃,齐王的母妃却只是不起眼的一个小妃嫔,也故去多年。
    都没有人替他们在父皇面前吹枕头风,两人可以打个平手。
    他有一个养到十七岁快要成人的儿子,会不会是顾家突然投靠过来的原因。
    宁王的心跟翻滚在海浪中小船一样,一早上波涛汹涌。
    他岂知,这京城还有人和他一样坐卧难安。顾家那是一向只专心做纯臣,从老侯爷到镇宁侯父子两个眼里只有圣上一个人,别人脸再大,在他们面上不管用啊。
    镇宁侯府和宁王府突然之间走动频繁起来,京中的人心也活了,难道储君之位有着落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