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劣质好色系统》第13章 农村集体公社

    张鲁能做的是尽量和蔡琰增进感情,增加好感度,绝对不可能自己上门提亲。古人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是说服张母就显得格外重要。
    张母无疑也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她也不是那种深居家中,毫无主见的妇人,刘焉之事便可见一斑。她既答应,那么安排媒人、三书六聘什么的自然会亲自操持,也不用张鲁去头大。
    195年3月,长安探子回报李傕、郭汜二人对权利分赃不均,屡有嫌隙,长安之乱拉开序章。
    张鲁加紧储备粮食,已备迎接关中难民到来。
    3月中旬,土豆进入收获季。
    张鲁和阎圃来到试种土豆的城南米仓山外围。
    田地里农人大框小框收获着这从未见过的粮食,喜笑颜开,心情愉悦。
    张鲁找来屯长,问道:“亩产如何?”
    这是阎圃在张鲁示意下组建的第一个试点民屯,收拢的是许多无地可耕的流民。
    “大人,亩产高达1100斤!”屯长笑禀道。
    阎圃一愣,真实亩产居然比太守他人说的还高!
    张鲁满意点头,对阎圃道:“子茂这回可是信了?”
    “属下信服。”阎圃抱手深揖道。在这之前阎圃虽然对张鲁所说亩产千斤有几分相信,心中始终还是有些疑虑。
    “甄选个头大的上交官府,留作今冬粮种,全境推广种植;个头小的与百姓分成,官府所得部分全部拿到市面售卖,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务必要让汉中百姓都知道此物为民屯所产,可亩产千斤以上。”张鲁对阎圃布置任务道。
    “属下遵命。”阎圃道。
    “另外,民屯之事也需加紧布置。”张鲁拿出一份早已写好的计划书,交给阎圃,“子茂看看这个。”
    阎圃展开来看:“一、官府之地。按千亩为单位划为一屯,一屯人数约500人。人员组成方式主要为招募流民,由官方提供所有生产资料。土地来源为官府原有之地和新开发荒地、山地两种。分成方式为:免费提供吃、住,官八民二。
    二、农民自有土地。因为这个时代土地兼并严重,这部分土地却是比较少的。按自愿原则,建立民屯,一应生产资料也由官府提供,另外官府保证他们的土地不会再被他人兼并。分成方式为:免费提供吃、住,官七民三。
    三、豪强之地。官府提供种子,种植技术。分成方式颠倒过来:为官三民七。
    四、.........”
    豪强自古有之,并不是想消灭就可以消灭的,目前只能采取怀柔政策,还是那句话,现在并没有打土豪分田地的社会土壤。
    而汉中郡之豪强比起其他地方也不承多让,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便是申耽、申仪二人,占据着西城、上庸二县,拥部族数千,其和张鲁之间的关系犹如张鲁之与刘焉。
    (PS:汉中郡共有九县,九县之中地处汉中盆地之外的又有四县,分别是西城县、上庸县被申耽兄弟占据,房陵县被刘表占据,至于钖县则因过于远离而控制薄弱)
    诸上措施施行下来无论是百姓、豪强、还是官府,其利益都将大大增加。如此便建立起一个农村集体公社和豪强社会的共同体,而张鲁的筹码正是那可亩产千斤、甚至千五百斤的农作物种子及种植技术。
    所有人都得利,政策的施行障碍也就小了,至于个别看不到利益,而一心兼并土地的豪强,张鲁也是丝毫不会手软。
    团结大多数,打倒小部分,自古以来都是行政的主要方向。
    阎圃看完公文,思索着政策的可行性,道:“主公此法倒是新颖,属下闻所未闻。”
    “子茂觉得是否可行?”
    “可行。”阎圃呃首,想了一下又道:“只是西城和上庸那边........”
    “找人和申氏兄弟谈谈,如愿意则按豪强之地处置分成,如不愿意也就算了。”张鲁目前还真拿这二人没有办法,但也不介意将他们养肥了再宰。
    “是。”阎圃行礼道。
    “既如此,子茂尽快组建民屯,一应事务都由你裁决,不必报我,务必在月底之前组建好部分民屯。”
    “如此紧急?”阎圃感觉时间太紧。
    “嗯,时间是很紧,不过马上要到杂交水稻种植季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张鲁想想再道:“为了加快效率,由你牵头组建一个临时的屯田部,直接归你管辖。”
    “如此倒是省略诸多事情,相信能多筹建几个民屯。”阎圃点头道。
    “事急从权,诸事皆可自行斟酌处理。”张鲁与其说是放权,不如说是偷懒,不过这份信任还是让阎圃铭感五内,以身报主。
    ~~~~~~~~~~~~~~~~~~~~~~~~~~~~~~~~~~~
    四月初,张鲁将所有生存币全部换成了杂交水稻种子及种植技术,来寻阎圃。
    再次见到阎圃时,他鞋子和裤腿上都沾着泥土,人也瘦脱了一大圈,顶着两个黑眼圈,也不知道几夜未眠。
    张鲁不好意思道:“可要多注意些身体才是。”
    阎圃疲倦的脸上透着欣喜,道:“时不我待,春耕要紧。”
    “哎,有劳子茂了。”张鲁继续问道:“民屯组建得如何了?”
    “已建好近十屯。只等主公新粮粮种。”
    张鲁从怀中拿出《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交给阎圃,道:“粮种已在外间仓库了,大概是二十屯的量,还得继续组建民屯才行。”
    张鲁的想法是第二批组建的十余民屯若赶不上早稻种植,种晚稻还是可以的。
    粮种是二十屯的量?那就是还要在极短的时间组建十余个屯了!阎圃面有难色道:“恐怕有些困难。人手紧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百姓对官府条文始终存在疑虑,主要是担心土地归到屯里后,官府又不能兑现承诺的条件,这样就成了变相的土地兼并。”
    “这倒是个问题。”张鲁计划中漏掉了农民对土地的执着,“既然如此,我便留下来亲自组建民屯,子茂全权负责种植之事吧。”
    “主公亲自出马,百姓自然相信,定能事半功倍。”阎圃疲倦的脸上露出些轻松道。
    张鲁本想偷懒,但汉中实在人才匮乏,阎圃一个人也不能掰开两半使用,不得已之下只得亲自操刀。又对阎圃开出空头支票,道:“此事完成后定给先生放个大假,暂时还得辛苦先生一段时间。”
    阎圃倒是无所谓道:“圃蹉跎半生,碌碌无为。现得大人信任,完成这千古未有之事业,敢不尽心尽力!”
    张鲁肃然起敬,一揖道:“子茂如能办好此事,活汉中百姓之功,定能青史留名,永载史册。”
    古代文人‘以天下百姓为己任’的情怀节操是不用怀疑的。
    (求鲜花”、“求收藏”、“求美女”、“求约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