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股神》荆门股神 水镜先生名闻天下

    走过晃晃悠悠的铁索吊桥,人在上面都是战战兢兢的。时不时遇上几个调皮的孩子,左右晃动,铁索桥更是大幅摇摆。胆小的女性,哎呀哎呀的直叫唤。这是通往水镜庄的必经铁索桥。
    枯水的季节里,吊桥下没有湍急的水流,但来回摇晃的铁索吊桥和不规整的木板还是让大家有些心慌慌。虽刺激,但不安全!
    “军长,看过《三国演义》吗?”龙九啸问魏军。
    “看过,怎么啦?”魏军有点蒙圈儿了,老少皆知的《三国演义》,书、电视剧,早就火遍神州大地。
    “提到三国,就会想起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你知道诸葛亮的师傅是谁吗?”龙九啸冷不丁的一个问题,把魏军再次gao蒙了“还真不知道”
    “就是我们今天去的水镜庄主人——水镜先生司马徽”龙九啸一语惊人地说道。
    “是不是真的哟?”魏军将信将疑。尽管知道龙九啸从不打诳语,但还是觉得很突然。
    “是真的”然后龙九啸娓娓道来:
    三国志里水镜先生的徒弟有哪些?
    孔明、庞统和徐庶
    在他们师徒之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时候看小人书时发现的,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故事的版本不一,故事也许是后人杜撰的,但那种明畅生动的故事风格很好。
    这一天,水镜先生把众弟子都叫到堂前来说道:“你们今日要好生准备,师父明日在这里要好好考考你们,凡能过关者就可以出师了。”
    众弟子听了先生这番话或兴奋不已,或激动万分,或紧张抱怨,毕竟是对自己学业的一种检验。能否出师毕业,这事关乎甚大。唯孔明、庞统和徐庶三人不动声色。君子谈定,不喜形于色!
    《诗经》、《论语》、《春秋》、《左传》、《道德经》、《战国策》……
    经过一天的辛辛苦苦准备,众弟子如约都来到堂上,个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只见水镜先生已经早早端坐堂前,他见众人到齐后便不慌不忙地说道:“师父今天就出一道题,你们可都要听仔细了。”边说他边走下堂来,两旁弟子毕恭毕敬,躬身听题,“今天午时三刻之前,凡能得到我的允许离开水镜山庄的,都算满师了。”
    众人昨晚都苦苦背了一宿,不想今天师父剑走偏锋,却出了这么一道题,个个埋怨在心,却又无可奈何。没办法,老师往沟里带,学生只好硬着头皮应对。
    水镜先生出完题后,便回到堂上闭目端坐。
    心里暗自思量:就你们这几个小麻雀,还能折腾出什么样?(这句话绝对不是原话,可事先声明,纯粹是为了博大家一乐!呵呵)
    正在众人乱糟糟相互耳语之际。
    忽然,有人率先出招。徐庶嚎啕大哭地从堂外跑了进来,他一下子扑跪在地,爬趴在师父腿上,泣涕满面地哭诉道:“师父,方才弟子的表兄前来送信说,家慈病重又思儿心切,故前来向师父辞行,请师父应允!”
    徐庶,徐元直,这戏演得恰如其分,本色出演。理由充分。
    水镜先生听完,随之依旧不动声色地说:“家母病重理当探望,允你午时三刻后回家探母。”
    姜还是老的辣!冷眼看好戏,静心识诡计。
    徐庶又要言语,却被水镜拦下话来,“不必多言!”无奈,徐庶苦着脸看了看正在偷笑的孔明,而后走进堂下众人qun中。
    少顷,只听堂外有人高呼道:“大事不好啦!山洪来了,山洪来了!”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浑身是水的泥人跌跌撞撞地闯进堂来。那泥人刚到堂前就累倒在地上,众人慌忙将他扶起,一看,原来是庞统!
    这货gao什么鬼?弄的跟真的一样。
    只见他哆哆嗦嗦地说道:“大家快跑啊,山洪来了,我差一点就被洪水卷走了。快,快跑吧,要来不及了。”
    众人一听都慌了神,纷纷欲起身逃跑。
    水镜一开始也被这阵势唬住了,但再细心一想便笑道:“众弟子不必担心,山洪既来,为何这里了无声响?”
    水镜先生真不是盖的。PF,小凤雏的小伎俩,马上露馅了。
    听这话后,众人觉得有理,又有几个走上前来说要出去打探一番,水镜一口否决。庞统也失手了。
    冷眼看好戏,说的就是诸葛亮。静心想诡计。是当下的应对。
    孔明见时机成熟,就猛然站起身来,搀起一身烂泥的庞统,满怀同情地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翻。
    而后,孔明诸葛亮指着水镜先生的鼻子,怒气冲冲地破口大骂道:“你这先生好不像个先生样子!我们跟随你学习诗书礼仪,到头来你却出了这么一道古怪题目来刁难我们!”
    水镜听罢,权若不闻,依旧纹丝不动。
    高手过招,一招便知有没有。投石问路,夜叉探海后,见对方不露声色,于是。开始直奔主题,亮出杀招,枪后夹锏!
    孔明将庞统安顿下来后,竟然径直走到水镜身边,怒视水镜先生道:“再跟着你这老头学,也是个不学无术!算我有眼无珠拜错了师父。”
    水镜一听这话,着实恼火,顺手操起戒尺就要打孔明。
    不想,孔明居然抢先一把拽过戒尺,嘻嘻哈哈地在水镜面前的桌上敲得砰砰作响,还把先生的胡子都扇乱了。
    这就叫:
    智急水镜庄,看你慌不慌。大逆不道罪,蒙混好过关!
    水镜终于忍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命令众人道:“来啊!把这个没教养的逆徒给我拉出去!”
    就这样,孔明被赶,孔明左手牵着徐庶,右手牵着庞统。从容不迫走出了山庄。
    孔明在庄外摘下一根柳条后,就又返回庄上,走进堂前。
    只见他叩首跪地,双手捧上柳条,请师父责罚。“请老师,赎罪,责罚,刚才不敬之举,是为了完成您出的难题”
    水镜还一直怒气未消,但一见到孔明手里的那根来自庄外的柳条,先生就全明白了。
    故事的确很精彩,尤其是经过龙九啸这么边说边比划,更加生动形象。魏军听完故事,陷入沉思之中。
    游水镜、谈水镜
    水镜庄内有头天门和二天门,建于清代,富有浓郁的道教色彩。
    从头天门开始拾阶而上,过二天门后,沿山腰的城垣可以通到水镜祠(就是白马洞)。
    水镜遗址,也称荐贤堂。荐闲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建筑青砖黛瓦古朴素雅,为清代风格建筑。从水镜遗址大门进去,为一小院,颇为清雅,有房三间,正中一间门额上书“荐贤堂”。
    翠青环绕,依山傍水的水镜庄,视野开阔。面对大门,左有珍珠泉,右是文峰塔,彝水洞前流,白云顶上飞。
    各位读者朋友,龙九啸,来介绍了一下,水镜先生的事迹!再讲讲诸葛孔明、庞统、徐庶等人的故事。
    ting有趣的,也很精彩,大家就权当看历史,听说书的!
    信息量大,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也可以查找一下原著或者历史,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哦!
    毕竟水镜庄是三国故事的源头!
    水镜先生——司马徽
    大家先看看这张名片——
    中文名:司马徽
    别名:司马德操、水镜、好好先生
    国籍: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后隐居玉溪山水镜庄
    逝世日期:208年
    职业:学者、名士
    主要成就: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
    典故:司马称好
    马徽,字德操,号水镜先生,是天朝东汉末年一有名隐士。史书形容他「清雅有知人之鉴」,就是说司马徽为人端庄高雅,也很有识人之明。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司马徽为人淡迫名利,清雅高尚,学识广博,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博学多识,精通经学,在荆州时与汉末大儒宋忠齐名。荆州南阳人刘廙、古襄阳人向朗就曾经是司马徽的学生;
    举荐俊杰
    因北方战乱,水镜先生司马徽寓居古襄阳水镜庄。与古襄阳大名士庞德公等人、黄承彦以及流寓到古襄阳的徐庶(字元直)、韩德高(韩嵩)、石广元(石韬)、崔州平、孟公威(孟建)、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
    在《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的《司马徽别传》就记载有他的趣事。
    水镜先生司马徽一生清贫,虽然有很多人请他出山做官,但都被他一一婉拒,甚至当司马徽客居荆州的时候,刘表亲自去拜访都没能让司马徽为他所用,可见水镜先生司马徽早已没有追名逐利的心。
    当时的曹操可谓是求贤若渴,他早就听说了司马徽的学识不凡。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琮率荆州降曹,在南征之时将他留在了自己的帐下。司马徽也为曹操所得,刚想委以重任的时候,司马徽却忽然病重,不久就去世了。
    先生之墓
    水镜先生司马徽墓死后葬于阳翟,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褚河乡余王村潘庄的东侧。司马徽墓墓冢巍然屹立,墓前原先立有石碑一通,碑上刻有“汉司马徽先生之墓”八个大字。“文革”中此碑佚失,现已找到,存放在潘庄。
    水镜先生在《三国演义》中,虽然出场不多,看似打酱油的,全书着墨也很少。但却是三国故事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
    水镜荐诸葛
    在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在全书一百二十个章回中,司马徽先生只出现在第三十五回《玄德漳南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和第三十七回。也就是露面两次,频率很低,但分量不容忽视,都是关键时刻出来。
    当时刘备还是很狼狈的时候,还没有做刘书记。被自己的汉室宗亲——荆州刘表收留后,被外派,驻守于新野。
    刘表收留刘备的原因就是:
    刘表明知道刘备是个威胁。
    刘表和刘备同是汉室宗亲。
    是为了对抗曹操。
    是为了平衡荆州权力。
    在历史上,感觉刘备这人有点栽。也有点灾!你懂的!
    在东汉末年天下动荡的这个环境中,刘备这个人活得很折腾。
    刘备先是跟陶谦,没多久陶谦就挂了,徐州就自然成老刘的了。
    等吕布来了,抢了徐州,老刘就跟开始吕布混了,没多长时间,吕布被老曹打挂了。
    然后老刘又转身跑去跟袁老板,又没多久,袁老板又被老曹灭了。
    再一再二还能再三!真行!
    没办法就去跟自家的宗亲刘表,结果又没太长刘表挂了,地盘也被老曹没收了,抢了,然后就去找刘璋,结果刘璋被灭!
    再来看看,桃园三结义后,关羽失荆州被无名小辈砍了脑袋。
    张飞欲报仇结果被手下偷袭砍了脑袋。
    为什么刘备投奔谁,谁就被克死?是刘在耍yin谋?还是刘专克老大?求真相!
    如果说是巧合,太多的巧合,就是不合理!
    老易同志(就是水煮的哪位)说:刘备像轮船上的老鼠,总是会先知道哪艘船会先翻。
    所以,刘备外号,老大杀手,跟谁,谁倒霉。
    刘备投靠刘表时,被荆州本土势力的代表蔡瑁等人所猜忌防范。于是蔡瑁设计招刘备赴会古襄阳,却欲暗中加以陷害。
    天无绝人之路。在荆州另一位谋士伊籍的提醒下,刘备及时匆匆离宴冲西门逃去,
    刘备马跃檀溪后,一下子,跑了七十里路,然后就相遇司马徽。
    这位峰回路转,后来蜀汉政权的创立者就是在马跃檀溪之后,邂逅了水镜先生,并给他后半段人生以精彩指点。
    司马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并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这一隆中推荐,吊起刘皇叔极大的兴趣。随后刘备夜宿庄院。次日,司马徽自称“山野闲散之人”,谢绝了刘备请求他出山辅佐的好意。
    不久,一路打听的赵云率军寻找到水镜庄前,刘备便随赵云离开。
    刘备在告辞水镜先生的时候,禁不住邀他出山相助,水镜先生答曰:“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刘备和水镜先生的第一次交往便这样结束了。
    胃口已经吊起来,不怕你不咬钩!
    于是,就有了再次邂逅!
    刘备和水镜先生的第二次交往,则是出现在小说《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这一次的描述就更加简单一些,篇幅就一页左右。
    当时刘备已经往隆中去了两次皆不遇孔明,正准备去第三次。
    在刘备临出发时,水镜先生竟飘然而至,说是不期而遇,还不如说是可以安排。
    于是两人便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二次交流,也是最后一次交流。
    这一次会晤见面,水镜先生就不再和刘备打哑谜了,而是直奔主题。不知是不是已经感觉到这位刘皇叔确实心诚,所以这回水镜先生和刘备的谈话就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在寒暄了一段徐庶被诈去曹营的事情之后,话题就开始转向孔明正题上了。
    水镜先生对孔明诸葛亮给出了更加惊人的评价,其本领远远超过管仲、乐毅之流,不说是完全碾压姜子牙,起码也是齐身等高,宇宙超一流!
    “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无疑给病急乱投医的刘备打廖毅针强心剂,更进一步坚定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决心。
    但是,水镜先生在辞别刘备出门之后,却留下了一句令人惊悚之言,过目难忘的话:“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简直就已经将后来的历史给完全定格了。
    历史就是按照这种设定好的趋势发展!所以,做人做事,甚至做股票,都要顺势而为!千万不能逆势而行!
    事实上也确如此。诸葛孔明先生尽管满腹经纶,神机妙算,然终其一生鞠躬尽瘁,全力以赴,也未能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匡扶天下之理想。54岁就不幸殒命。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嗟叹。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趋势转折已天定,身前已知身后天下事,水镜先生实乃高人!
    他在评论徐庶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件事时所说的另一句话“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也验证了这一前瞻性的研判!
    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后的命运和结局。水镜先生实乃三国时期一神秘大隐!真正高人中的高人!
    有一曲京剧《荐诸葛》,又名《徐庶走马荐诸葛》。
    有朋友不干了:“你说的《三国演义》是小说。是艺术夸张,故事可以塑造。”
    小说我们可以不相信。作为《史记》类的《三国志》是有说服力的。
    据史书三国志所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所以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就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
    朋友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支持一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